近年来,在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中西部地区大量新建公办幼儿园。
拉美和南亚巨大的城市贫民窟,和美欧日益严重的种族冲突和非法移民,说明同一个根源:即西方模式的规模经济和自发市场的城市化,无法解决多数人口的稳定就业。2. 中国的自主发展模式,超越日德 中国建国头三十年建成独立自主的科学与工业体系,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不但成长为GDP大国、贸易大国、外汇储备大国,而且在空间、核电、高铁、卫星制导系统、通讯和国防工业上位居世界的前三名,国防和金融的独立能力超过德日。
英美式的贵族教育将断送中国老一代打下的基业,值得国人警惕。例如,启蒙运动一切以西方为标准,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要立于不败之地,只能艰苦奋斗,学习创新。美国科技的力量足以毁灭地球几百次,却无力解决贫民窟问题。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获益却掌握在少数财团手中,才有无数的战争、贫困和腐败。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实验中,地方政府的竞争和贫富地区干部的轮换,创造了中国新的选贤任能的治理机制,成为效能政府新的典范。美国的军事开支几乎占世界总军事开支的一半,比仅次于美国的前20强国军事开支的总和还多。无论是从工业增加值指标,还是从经常贸易账户余额来看,美欧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推行的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会进一步推升全球避险情绪,进一步阻碍经济复苏进程。比如,3D打印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这里我们先审视一下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浪潮,重点看一看德国、美国和日本。德国认为近十年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发生进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产品质量控制,转移到了客户价值创造,这种变化对企业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在工业4.0时代,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智能工厂定制商品且价格更低,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城也将面临极大压力。第一次主要是蒸汽机,第二次涉及电力、汽车、现代医药等,而到第三次更是分布到信息技术、航天、原子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众多领域。
美国的再工业化,包括调整、提升传统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两条主线。从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25%,这一数字本世纪以来仅高于2001、2002、2008、2009这4个年份,而这4年均是近两次经济或金融危机形成的谷底。综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部门和大型财团的战略动向,材料创新、能源利用、智能经济以及效率革命将共同构成未来经济基础的革命性突破方向。2015年新年的钟声已经响过月余,但是世界经济并没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不知春天何以开启。
新兴经济体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投机走到尽头,创新动力开始激发。美国政府提出再工业化旨在达到一石数鸟效果:短期刺激经济复苏、缓解严重失业、缓和社会矛盾。IMF认为全球2015年经济增长率仅为3.5%(去年10月预计为4%),其中,日本陷入技术性衰退,2015年经济增长率为0.6%,欧元区为1.2%,中国为6.8%,美国则达到3.6%。
美国再工业化与制造业回归是奥巴马上台以来大力推动并已初见成效的一项经济战略,跨国公司海外制造业已出现回归美国的初步迹象。原因在于人类生产活动越来越复杂,各领域之间必须高度交叉融合、相互支撑。
过去企业出售的商品主要是产品,消费者使用后才会产生价值,比如纺织品、食品、家具、车辆等,现在企业向客户提供的则是价值,以及各种系统和基于系统的服务。这一切都表明,全球经济原有运行模式难以为继,主要经济体之间始终未能形成历史上的趋势一致性增长局面,相反的是各国此起彼伏地一波又一波出现问题。
当前应该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难得历史契机。三是通过机器人、无人搬运机、无人工厂、细胞生产方式等突破成本瓶颈:佳能公司从细胞生产方式到机械细胞方式,再到世界首个数码照相机无人工厂,大幅度提高了成本竞争力。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一方面要瞄准全球生产体系的高端,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制造业高地,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转变方式为途径,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通过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集约化和绿色化的路径来实现。确实,与以往危机不同,本轮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已历7年,从最初的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这种多米诺模式,引起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分化,而且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仍难言摆脱危机影响。由于推动经济革命的关键因素是科技,我们习惯于把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变化称为科技革命,也称为工业革命,但其实质和结果都是经济革命。
俄罗斯受到油价下滑和欧美制裁影响步入寒冬,全年卢布汇率下跌超过50%,通胀直逼10%,经济增长约1%。从历史规律上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周期转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危机之后的真正恢复与新的增长支撑形成,均有待于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组织模式和效率等经济基础发生革命性突破。
当前正处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期,很有可能孕育突破性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应积极地为此创造条件。为客户创造价值意味着企业需要能够生产更复杂更先进的产品和系统。
虽然其2014年GDP只有我国一半,但是日本安培政府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大规模编制技术战略图。欧元区经济增长预计为0.8%,欧洲经济仍挣扎于零增长边缘,2014年三季度整体GDP增速环比折年率仅0.2%,法、意等国失业率都在10%以上,欧元区火车头德国也未能延续此前表现出的较强增长势头。
首先,政府加大了开发企业3D打印机等尖端技术的财政投入。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低潮则催生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三 虽然对于现在处于第几次产业革命,以及德国工业4.0算不算工业革命,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是各个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确实是个不争的事实。为保障核心竞争力,2012年底,德国产业经济联盟向德国联邦政府提交《确保德国未来的工业基地地位——未来计划工业4.0实施建议》。
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体也不同程度减速,甚至衰退。关于经济革命,目前虽然缺乏权威性的定义和共识,但应该是指由于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化,带来经济增长质的飞跃和经济规模持续扩张。
二是采用小型设备的企业增多:日本电装公司对铝压铸件的生产设备、工艺进行改革,使得铸造线生产成本降低了30%,设备面积减少80%,能源消费降低50%。每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生产力及生活方式的跨越性变化。
第一次是用机器生产代替了人力,第二次使人类社会电力化,第三次则带来了通信方式及生产效率的全方位变革。 进入专题: 经济危机 科技革命 再工业化 制造业回归 。
从历史规律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周期转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危机之后的真正恢复与新的增长支撑形成,有待于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组织模式和效率等经济基础发生革命性突破近期,要素市场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工资快速上涨,已经减慢了经济增速,推动了经济再平衡,这二者都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特征。这种状况,特别是要素市场的普遍扭曲,带来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功,也引发了诸如结构性风险在内的很多问题。第二是劳动力市场,一个核心思路是要并轨,涉及户籍制度改革。
要推进农村土地的流转,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一鸣表示,改革下一步很重要的是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
这一高一低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服务业开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组织开展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表示,2015年将最大力度地改革定价机制规则,修订发布新的中央和地方定价目录。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